浩罕汗国。</p>
咸海湖畔,贾芸用小刀削下一块儿烤羊肉,盯着看了一会儿,才放进嘴里。草原放牧出来的羊肉就算再美味,可是连着吃上几个月,贾芸也早就吃腻了。好在仗也快打完了,这种苦日子也快到头了。贾芸现在发愁的是人口不足,浩罕汗国这么大地盘该怎么管理。</p>
贾菱跑的更远,他一路追着浩罕汗国的残兵打到了里海,而后就沿着里海清除当地的部落。按照贾琅的计划,这次远征不是一定要完全占据浩罕汗国的土地,不过却要尽可能的清除当地的族群。</p>
贾菱出兵由抚远城出兵时,只有三千正规骑兵。他一路上收编愿意依附大乾的部落,挑选青壮组成仆从军。打到里海沿岸时,已经有了一万多骑兵。通过交流,贾菱发现这些部落有不少都是汉人血统,他们是大唐时期的汉人与当地人结合形成的族群。贾菱借此事拉拢这些部落首领,赐予他们汉人身份,准许他们迁居大乾腹地。立下战功者,可授予大乾官职。贾菱恩威并施,成功征服了波斯高原以北,里海以东的大片土地。</p>
贾萍突袭重创了罗刹鬼后,抽调鞑靼,瓦剌,朵颜蒙古,女真精锐骑兵组成了一只三万人的联军,向着西北征伐。罗刹鬼为了征服浩罕汗国,乌拉尔山以东的青壮几乎被征调一空。贾萍抓住时机,扫荡罗刹鬼在乌拉尔山以东的据点。驻扎在北海的大乾军也向西攻伐,理由是抗击罗刹鬼犯边。北疆驻军经常与罗刹鬼发生冲突,故而这个理由也并没有引起朝廷的怀疑。</p>
贾琅最清楚大乾边军的情况,五军都督府也知道个大概。兵部尚书王子腾也有所了解,朝廷其他官员没有几个人关心这些偏远地区的情况,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乾出动数万大军,在西北两面与罗刹鬼打得如火如荼,朝廷还认为只是寻常的边境冲突。而朝廷官员的目光,大多都放在了新政上,毕竟这事儿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由不得他们不上心。</p>
贾琅有了小棉袄,心情非常愉悦。他很喜欢这個女儿,每天都抽出时间抱上一会儿。贾琅的举动让府里的人都摸不着头脑,从来都没有这么喜欢女儿的人。凤姐儿都有些看不下去了,觉得贾琅太过溺爱孩子。劝了好几次,贾琅依然是我行我素,根本就不理会。凤姐儿无奈之下,也只能由着他了。</p>
贾琅的好心情被一封书信给打断了,贾芸要在咸海建造船厂,请求贾琅调拨造船的工匠。贾琅很头疼,现在最缺的就是造船工匠,海军自己都不够用呢。可是贾芸的理由也很充分,里海和咸海的水域面积太辽阔了,没有战船根本无法掌控。何况这两座大湖里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不利用起来实在可惜。</p>
高岩给贾琅出了个主意,从民间招募造船工匠,再从海军造船厂抽调几名老工匠指导。先由小船造起,一步一步慢慢来。毕竟里海周边也没有强大的水师,暂时没有建造大型战舰的必要。</p>try{ggauto();} catch(ex){}
贾琅也转过弯儿了,他是在用海军的标准考虑问题,忘了里海那边儿的情况不一样。贾琅当即回信给贾芸,说明了情况。他在信中将浩罕汗国的区域改名为安西,恢复了大唐时期的地名。招募造船工匠的事情交给了高岩,贾琅给贾璘写了一封信,让他从海军造船厂里抽调二十名技术好的工匠。</p>
对于安西人口不足的情况,贾琅也很无奈。虽然大乾朝廷一直迁徙流民到西域,但是速度还是太慢了。贾琅寻到婉姨,想要借助白莲教的影响力,加快移民速度。婉姨倒也愿意配合,白莲教在西域发展的不错,这让她对安西也产生了兴趣。信奉白莲教的都是穷苦百姓,要是能让这些人过上好日子,对白莲教的发展也有很大好处。</p>
青莲教,红莲教,漕帮都被贾琅利用起来,高丽人和倭人也上了移民的名单。贾琅认为大乾东部的人口太多了,最少也要迁移一半百姓出去。如此一来,大乾内部因为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矛盾,就能得到缓解,为新政的推行争取更多的时间。崇安帝在西山兵变后,在大乾兴起了大狱,波及到几十万人。如今这些人也被贾琅盯上了,他们最终也要被迁徙到安西。</p>
鞑靼和瓦剌也都有部落向西迁移,那里良好的草原非常适合游牧民族。贾琅对此持赞成态度,还用茶叶,铁锅,盐,糖等草原稀缺物品诱惑蒙古各部落西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