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的宰相甚至能够称得上是副天子。</p>
果然即便是吕雉也迟疑道:“公子辰,朕未尝听闻君主不握有权力而能够安坐王位的。</p>
这天下不是所有的臣子都像是洛氏这般忠诚,朕以为再扩大相权是不妥的。”</p>
洛辰闻言回道:“太后,君主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国中的事务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精力去管理无限的事务,那是一定会失败的。</p>
一日有十二个时辰,那些勤政的圣王有六个时辰在处理政务,但是大多数君主处理政务的时间甚至只有三个时辰。</p>
不提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假如一件事务需要一刻钟来解决,那么一天所能够解决的事情是二十四件,这天下的事情何止两千四百件呢?</p>
如果丞相的权力过小,那就要事事请示,这样效率就一定会变慢,不利于国家政策的实行。</p>
相制正是因为君主一人无法处理政务才出现的。”</p>
这么一算就非常的清晰,吕雉当然清楚一刻钟处理不了一件事,很多君主甚至一件事都要琢磨很久,大多数都按照惯例下面直接在做。</p>
“您说的是对的,政务的繁杂不是君主一人所能够面对的,应当给予宰相足够的权力。</p>
但是如何防止宰相篡权呢?”</p>
在春秋时期,宰相篡权夺取君主权力的可不仅仅是一家诸侯国。</p>
洛辰微微笑道:“国之大事,在戎在祀。</p>
国家真正的大事,不在于宰相所处理的俗务,而是祭祀和战争。</p>
政务是这世间最繁杂的事务,辰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有史以来八成左右的君主都没有能力去处理。</p>
但是战争却不一样,这是一种极其重要,却远远比政务要简单的事情,因为军队的本质是威慑。</p>
政务需要一条条的政策,而军队只需要放在那里。</p>
君主有军队,宰相没有军队,君主就安稳了。</p>
始皇帝设置太尉,与丞相同级,作为武官的最高,但是又不常设。</p>
在辰看来这是没有必要的,应当规定皇帝为军事方面的最高主官。</p>
即,不仅仅高级将领由皇帝任命,即便是中级将领同样要经过皇帝的亲自任命,皇帝应当定期召见这些中级的将领。</p>
立下大功的将领则为他们佩相印,轶比丞相。</p>
毕竟能走到这一步的将领身上定然都有彻侯的爵位,只要君主愿意为他们加封,没有人不愿意,从此他们就是您的近臣。</p>
而且您不需要担心,即便是相权扩大,终究有君臣之别,不可能超过君主,只要您控制着高级官员的任命,这只能是一种防止大汉出现昏庸之君的制度。”</p>
洛辰这番话进言了三件相互联系的事情,即加大宰相的政务权限,削弱外朝的军队人事权,武官的顶点是文职。</p>
吕雉自然听懂了,洛辰对制度设计的核心就是“对朝堂强文抑武,对皇帝抑文强武,对宰相则控制其结党营私的能力”。</p>
皇帝和宰相各司其职,这样就可以让朝廷顺利的运转起来,不会因为皇帝的瞎操作对国家根基造成损坏。</p>
洛新望了自己的弟弟一眼,心知洛辰真正的目的就是扩大相权,至于削减外朝军权根本就是虚言,这玩意不是想削就能削的。</p>
洛氏一直以来都更加注重政务方面的人才,比如说文宣二公这样的天才,像武公这样的当然评价也很高,但还是不如文宣二公。</p>
吕雉沉吟了片刻,说道:“朕以为丞相的权限的确是需要扩大,现在天下疲敝,事务极其繁杂,理应交予丞相足够的权力。</p>
裁撤太尉同样可以,但是大将军应当保留,作为奖赏,相印不可以轻易示于人,等到天下安定可以按照公子辰的方法尝试。</p>
公子辰还请将官制一并道出,朕将会在过几天的朝会上公布。</p>
朕摄政天下,是该有一番新的气象。”</p>
洛辰讲,吕雉和洛新听,从午后一直说到晚间,即便中途不断上水,洛辰还是口干舌燥。</p>
“朕今日听君一言,大汉百年社稷安定。”</p>
殿门之前,吕雉感慨的对洛辰说着,“三日后的大朝会,您也来参加,天下人该见见您这位洛氏的俊杰。”</p>
――――</p>
皇权与相权的争夺是世界古代政治永恒的主题,秦王朝实行了一种极端的、极其依赖君主个人能力的君主专制制度,在这种制度崩毁之后,汉王朝的官僚开始尝试探索新的国家治理制度。</p>
在吕后摄政时期,一种维护中央集权,但却迥异于秦王朝君主专制的制度出现了,这种制度直到现在还具有极其进步的意见,在这套制度的支撑下,汉王朝得以快速的强盛起来,并延续了较长的国祚。</p>
接下来笔者将会用大量的篇幅来介绍这套制度的核心。――《汉王朝兴衰史》</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