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暑期档第四周,五月二十五日。</p>
这周迎来了两部影片的上映,一个是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制作发行的《骑士传说》。</p>
听这名字,看着就像是中世纪时期关于骑士的影片。</p>
实际上在上映前宣传的口径中,《骑士传说》一直在蹭《魔戒》的热度。</p>
不亚于《魔戒》的史诗级冷兵器战争场面,讲述古老的骑士故事,不容错过的超级大片等等。</p>
结果根本没人受骗上当,这部影片也不是什么名导执导。</p>
导演布莱恩·海格兰德此前最出名的作品,就是参与编剧了《洛城机密》。</p>
这次他执导《骑士传说》,也是集导演和编剧为一身。</p>
虽然这部影片蹭热度,制作方向也因为《魔戒》而有了多次的改编。</p>
两部影片的竞争关系不大,《魔戒:双塔奇兵》已经进入依靠时间来累积票房的阶段。</p>
但影片质量确实一般,最终这周只拿到1650万美元票房,位居周票房第四位。</p>
事实证明,《魔戒:双塔奇兵》也确实是一部惹不起的电影,已经连续三周蝉联北美周票房冠军了。</p>
不过很快,《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艾伯特就无情的揭穿了事实。</p>
如果真的是小吉伯特杀手,《珍珠港》就应该和《魔戒:双塔奇兵》正面碰撞,而不是如同懦夫一般的逃跑。</p>
对希斯·莱吉尔可惜的一点就是,如果他出演的是《魔戒》的莱戈拉斯,他已经是全球当红影星了。</p>
这部《珍珠港》上映的时候,《魔戒:双塔奇兵》已经在北美上映第四周了。</p>
但这可是《魔戒》系列电影,上一部全球票房超过十二亿美元,谁都不想再碰到续作,然后撞得个头破血流。</p>
虽然《魔戒:双塔奇兵》是上映的第四周,虽然《珍珠港》是首周,但是媒体对迈克尔·贝不吝啬赞誉。</p>
没有人责怪迈克尔·贝,尽管他曾经凭借《绝世天劫》,在小吉伯特的《黑客帝国》冲击下活了下来,还取得了不错的票房。</p>
《华盛顿邮报》更是给迈克尔·贝送上了小吉伯特杀手的称号,以表现迈克尔·贝在反小吉伯特上做出的贡献。</p>
不过影片主演希斯·莱吉尔倒是迷倒了不少女性影迷。他的笑容非常有魅力,笑起来很好看。</p>
所以迈克尔·奥维茨也没什么针对《魔戒:双塔奇兵》的举动,小吉伯特这边也没什么动作。</p>
影片中有一场比武大赛的戏份,现场观众齐声哼唱的居然是皇后乐队经典的《llrockou》。</p>
那场面除了壮观,还有些说不出的惊悚和怪异,着实让人乐了一把。</p>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相当有趣的点,作为一部讲述中世纪的影片,导演所采用的配乐几乎都是现代摇滚乐。</p>
不过《骑士精神》不是本周最受关注的影片,在这个周末,由国际艺术家公司打包运作,环球影业发行的《珍珠港》终于上映。</p>
再火爆的电影,上映到第四周热度也不可避免的下降,这很正常。</p>
此前为了躲开《魔戒:双塔奇兵》,《珍珠港》非常聪明的逃跑了。</p>
对部分颜值党影迷来说,哪怕是为了看希斯·莱吉尔的笑容,去电影院一趟也是值得的。</p>
所以在这周,《珍珠港》以万美元,力压《魔戒:双塔奇兵》万美元的票房,成为本周的票房冠军。</p>
当然,这也说明了迈克尔·贝相当理智。或者说迈克尔·奥维茨,马丁·鲍勃,包括环球影业在内,都相当的理智。</p>
虽然《珍珠港》取得了本周的票房冠军,一些媒体也给予迈克尔·贝不小的赞誉。但是对《珍珠港》这部影片,媒体就没那么客气了。</p>
《洛杉矶商报》评价影片:“电影乏善可陈,闷得进入电影院的观众都要因其淡而无味而在电影院内睡了三個小时。”此前水军抹黑《魔戒:双塔奇兵》的时候,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不好看,在电影院内睡了三个小时。”</p>
没想到,《珍珠港》上,真的有人在电影院里睡了三个小时。</p>
《纽约邮报》则评价道:“入场观众请选通道旁座位,绝对上至少两次厕所,或许此片应叫《闷呀、闷呀、闷呀》。”</p>
《华尔街日报》则毫不留情:“《珍珠港》像漫画般无深度,松散的故事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变成一场愚蠢交响乐。”</p>
而《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艾伯特在批评了迈克尔·贝本人之后,又批评了《珍珠港》。</p>
“《珍珠港》一段无趣陈旧的爱情,连战争场面的处理也没深度。</p>
半个多小时的飞机炸舰艇、爆炸场面、尸首空中飞及人们逃避攻击,毫无意思。</p>
那只是可怕的屠杀,无以至于感动或娱乐观众。”</p>
而在db上,关于《珍珠港》点赞最高的一条影评是这样写的:</p>
“《珍珠港》是一部被硬拉成3小时的影片,是关于在1941年12月7日,岛国人的偷袭是怎样来充当一个美式三角恋爱的陪衬。</p>
它最主要的噱头是长达40分钟的累赘的特效制作,穿插着一个老套得让人昏倒的爱情故事。</p>
这部影片导演拙劣,缺乏想象力和独创精神,虽然出了电影院可能还记得几句台词,但绝非源自敬仰之情。”</p>try{ggauto();}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