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他忍不住的,我说的。”</p>
……</p>
另一边,于禁初战算是小有战果、收兵回去后,也把情况跟曹仁如实汇报了。</p>
这种拉扯战,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获胜方,也是不奇怪的。</p>
毕竟于禁实现了劫粮烧粮的目标,打完就主动撤退了。至于双方拉扯中谁的伤亡损失更大,这事儿一时之间是说不清的。</p>
于禁本来就是撤退放弃战场控制权的一方,他又没法收尸清点。所以只要战略任务完成,就算是赢了,曹仁也是这么觉得的。</p>
为此,曹仁自然要嘉奖于禁一番,还把前线的最新战况,向宛城的曹操通报。</p>
曹操在宛城驻扎了一段时间后,也在逐次分兵南下。不过曹操本人为了避免危险,不会亲至樊城,他本人始终在宛城遥控战局,提点协调诸将。</p>
听说曹仁报捷,曹操也手书嘉奖了一番。</p>
曹仁此后几天,便继续加强对刘备军的粮道哨探。</p>
可惜好景不长,刘备军“吃亏”了一次之后,陆路运粮频率便锐减,偶尔不得不运,也是重兵守护。曹仁和于禁再也没抓住机会。</p>
不过,随着时间又过去七八天,曹仁和贾诩,还是发现了一个新的战机。</p>
原来,是派往南边、深入渗透到当阳县一带的曹军斥候,回来汇报说,“发现当阳县北的章乡码头,刘备军在当地的营垒,近日正在快速扩建,粮仓也增加了无数”。</p>
这个消息到了曹仁耳中,立刻让贾诩帮他分析一波。</p>
而贾诩在排查了证据的真伪之后,也立刻做出了正确判断:“将军,此事并不奇怪。一定是刘备一直在要求刘琦转运江陵的粮草到宜城。所以江陵的存粮源源不断北运。</p>
但现在后半程从章乡到宜城的陆路被我们骚扰,刘备为了稳妥起见,在陈到的兵力被抽回来之前,并不打算恢复运输。甚至有可能,他会等关羽也抵达之后,再运这后半程的陆路。</p>
但是,前半程从江陵到当阳县北章乡码头的水路,却是不可能被我军威胁到的,所以刘备军才在这沮水最北边的码头,堆积堵塞了那么多存粮!</p>
刘备肯定是觉得当阳距离前线比较远,我军在襄阳南的岘山大寨,距离当阳城,还隔着一座编县呢。所以刘备诸葛瑾都觉得,在当阳城外临时囤那么多粮,也没什么危险。反正最多半个月之内,就会重新转运的……”</p>
曹仁越听越热切,内心忽然联想到了八年前的一桩往事:当初丞相还是司空的时候,跟袁绍在官渡相持……</p>
最后不也是发现了乌巢这个大规模屯粮的临时转运点,然后突出奇兵,把乌巢给烧了,袁绍数十万大军,士气因此崩溃。</p>
当年,袁绍的大后方屯粮根据,其实是黎阳城。黎阳防守严密,哪怕是过了黄河之后,到南岸的延津,也还是有严密防守的。</p>
但问题就在于,袁绍的大军不断推进,最后推到官渡,导致黎阳和延津距离前线都太远了。</p>
最后,袁绍不得不在水路运粮走到尽头的位置,选了一个点临时囤放,然后卸船装车,走完最后一程。</p>
而那个八年前让袁绍“卸船装车”的最后枢纽节点,就是乌巢!</p>
而八年之后,刘备军从后方的江陵运粮到前线的宜城,这个“水陆转运”的最后节点,就是当阳县北的章乡港!</p>
两者的战略地位,不说完全一样吧,至少也是类型相当。</p>
现在从当阳到宜城的半道上不好劫杀了,那直接去当阳老巢一把火烧光、釜底抽薪呢?!</p>
曹仁的内心,不由越来越热切。</p>
尤其作为曹军的高层将领,他们都是经历过八年前官渡之战时,从绝望到重新期望的大起大落的。他们内心,都对复刻这种神迹,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路径依赖信仰。</p>
就好比后世商场上那些九死一生终成大业的大老板,在提起年轻时的经验时,都会忍不住说“我当年就是靠如何如何,才死里逃生的”。</p>
这种当年死里逃生的成功经验,对一个已经过了中年的人,路径依赖杀伤力实在太大了。</p>
就算理智告诉他运气不会两次都那么好,他也会忍不住尝试复刻年轻时的辉煌。</p>
今之当阳,犹昔之乌巢!再烧一次乌巢!就像再灭一次袁绍那样,扭转曹刘之间的胶着状态!</p>
不过,眼下的问题,就是如何进攻当阳的?要不要进攻当阳呢?敌人的强弱虚实,究竟如何?</p>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不能忽视,否则就是乱命了。</p>
曹仁在脑中稍稍梳理了一下,随后下达了三条指示:</p>
“文和,你立刻吩咐哨探斥候加强侦巡,务必搞清楚当阳县的城防情况、还有当阳县北的章乡水寨,究竟有何等坚固、守卫是否严密。</p>
其次,我自会立刻上书丞相,请示一旦时机成熟,是否能直扑当阳,焚烧刘备存粮!</p>
最后,摸清去当阳的路途,该当如何扫清。记得去当阳的路,是从编县东边不远处经过的吧?之前截击文则的黄忠,是不是如今就驻守在编县?</p>
要是我们假装佯攻编县,包围黄忠,实则在堵住编县四门后,立刻绕城而下直扑当阳,文和以为能否起到奇袭的效果?”</p>
贾诩不敢轻易回答,凝神细思了很久,发现曹仁的想法,居然很有可行性。</p>
这事儿眼下就最终拍板,确实草率了点。</p>
但是,只要把上面提到的三个问题点确认清楚,查漏补缺,那就真的可以一搏。</p>
如果把黄忠围在编县,逼得黄忠转守为攻,那么编县那点刘备军,就不足为惧,至少短时间内不足为惧。</p>
如此,绕过编县南下当阳的曹军,可以确保后路无虞。又利用刘备军原本觉得“当阳县已经是二县城池了,所以不用太担心当阳的安危”的麻痹大意,很容易扩大战果。</p>
而且,只要确认了当阳城北的章乡水寨,确实防守并不坚固,那有什么不好快攻的?</p>
如果是攻城,那确实得掂量掂量,要破城墙,再小的城池也能耗费好几天,包括当阳这样的县城。</p>
但是,刘备军又没把粮食屯在当阳城里,他们是屯在城北的码头!</p>
码头营寨能有多坚固?以步军主力孤注一掷,强攻打破,是很有希望的。</p>
就算敌人来救援,那大不了在当阳城北打一场野战好了。</p>
到时候陈到还在汉水以北的东线章陵,尚未归来。关羽也还没赶到,黄忠有可能被隔断在编县。</p>
当阳附近的刘备军,能有多少精兵强将来救?曹军如今是占据绝对兵力人数优势的,完全不怕野战,也不可能在野战之前、被守寨的刘备军拖得师老兵疲。</p>
这些关窍全部梳理畅通后,贾诩也赞同了曹仁的意见,他只是稍微补充了一些具体该如何哨探、如何确认情报真伪的意见,让曹仁斟酌着办。</p>
曹仁全盘接受了这些查漏补缺,同时立刻派信使北渡汉水,飞马直奔宛城,向曹操汇报最新的计划。</p>
短短一天半之后,曹操在宛城就收到了曹仁的请示。</p>
为此,他还找来重病卧床的郭嘉,和如今给他鞍前马后的司马懿,一起参详一下——曹操也是意识到,这个决策的影响,绝对重大,所以不惜劳动重病的郭嘉。</p>
要是一般的军略议题,曹操自己跟司马懿就商量了。</p>
郭嘉听了曹操和司马懿的讨论后,也觉得这事儿靠谱,拖着哮喘不止的嗓子,生嘶气喘地附议:</p>
“丞相!机不可失!如今刘备势力已成,先得刘璋,后分刘表,长此以往,势力将不在朝廷之下。当年袁绍强而丞相弱,便是靠乌巢孤注一掷,方得破局。</p>
如今形势,与官渡时无异,今之当阳,犹昔之乌巢!今之刘备,犹昔之袁绍!”</p>
曹操听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当夜便火速回复了曹仁一封手令。其中写明,只要曹仁哨探得刘备军部署并无其他诈伪,便能出动精锐,强攻当阳水寨。</p>
一天半后,消息就送回了曹仁手上。</p>
曹仁看完后,最后抓紧部署了一番情报搜集分析工作,同时把所要用到的部队动员起来,最终确认各方面无误,便把出击的部队交给于禁,让于禁负责这次进攻。</p>
因为要强攻水寨,骑兵肯定不太好使。所以骑兵只能作为此战的外围打援兵力,主攻部队还得是步兵。</p>
而于禁还需要分兵包围编县,确保己方这次长途奔袭不会出现后路被断的危险。</p>
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之后,他需要带的步兵就更多了。</p>
最后,他几乎把岘山大寨的步兵主力都带去了,将近三万人。还带了自己麾下控制的全部五千骑兵,以及曹仁临时从襄阳守军里调拨给他的一部分援军。</p>
这些部队里,有一些是蔡瑁统领的刘表旧部。曹仁也没指望他们打硬仗,所以只是把包围编县堵门的次要任务分配给他们,好让于禁集中精锐打好主攻。</p>
于禁秣马厉兵,准备停当,终于在六月十三这天,发起了南下奔袭,直扑当阳县,誓要把刘备的屯粮地烧为白地。</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