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年隆庆六年,五月二十五日。</p>
短短六载光阴,大明的第二位灵能皇帝便轰然倒下。</p>
重重叠叠的钟鸣声响彻了帝都。</p>
京畿地区的芸芸众生纷纷放下手中的生计,朝着紫禁城的方向张望。</p>
文华殿中,适才还尽然有序的官僚队伍变的嘈杂无比。</p>
他们争先朝着文华殿涌去,最后被大汉将军们阻拦在门槛外。</p>
纠仪官们苦恼的看着乱哄哄的现场。</p>
朱翊钧心口一痛,他看见朱载坖身上的光辉逐渐熄灭。</p>
他愕然无比,走上前去,触手所及冰寒彻骨。</p>
想要抓住命运的残留,张口欲言,却又哑然无声。</p>
朱翊钧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未来感到庆贺。</p>
一转眼,就成为了孤家寡人。</p>
高拱一身绯红官袍,两鬓斑白,一抬眼,已经是老泪纵横:“臣受大行皇帝厚恩,誓以死报。望陛下勿以后事为忧。”</p>
只是这悲伤背后,更多的是遗憾。</p>
和皇帝的紧密联系,是他在朝堂上大权独揽的根源所在。</p>
张居正吞声啜泣,面含忧戚。</p>
在悲切之中,冯保与张居正交换了一个眼色。</p>
两人虽然也都面含哀戚,但也都藏了一丝旁人看不透的如释重负。</p>
张居正抬起袖袍,揩揩泪眼,跪身说道:“请陛下节哀!”</p>
虚空中一丝讥讽在张居正耳畔响起,张居正用一点灵能掐灭了这股混沌之风。</p>
跪在文华殿外的群臣亦是失声痛哭。</p>
朱翊钧抚着金座,忽然明白。</p>
皇帝的大位不仅是束缚,也是维持皇帝生命的工具。</p>
人心所向,享万民香火,食气者神明不死。</p>
只不过,愚者往往无法承受这份恩泽。</p>
朱翊钧缓缓吐出一口浊气。</p>
他这时候才找回了声音:“朕知道,卿等勿虑。大行皇帝山陵事,交由元辅主理。由张先生,统筹编纂大行皇帝实录。”</p>
高拱虽然得了最重要的差事,却没多少欢喜。</p>
他和张居正的差别,就在这微妙的称呼上。</p>
“臣遵旨。”高拱迎着孟冲求救的目光,最后还是低下头颅。</p>
听听,张先生,多亲近啊。</p>
压在张居正心头沉甸甸的压力尽数散去:“臣谨遵帝命!”</p>
为朱载坖做最后的盖棺定论。</p>
没有时间为皇帝的逝去而悲哀。</p>
内阁的争斗反而随着朱载坖的逝去而变的愈发激烈。</p>
“都下去吧。”朱翊钧背对群臣,站的笔直。</p>
他定定的看着来来往往的奴仆,为朱载坖整理遗容。</p>
昔日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p>
朱翊钧往昔稚气未脱的模样,在这一刻迅速的褪去。</p>
高拱和张居正领着群臣朝着朱翊钧默然行礼,一一离去。</p>
张居正一步踏出。</p>
忽然,一阵灼热而明亮的天光破云而出。</p>
他惊讶地抬起头张望碧蓝的天穹。</p>
新生的太阳大放光明。</p>
而在天边,一轮残阳正飞快的陨落。</p>
他回望文华殿,朱翊钧的身影交织在明暗不定的光线中。</p>
吏部尚书杨博和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左都御史葛守礼聚集在高拱周边,对此漠不关心。</p>
他们关心的是王崇古被弹劾,这件事关乎晋党的命脉。</p>
百官还没从隆庆皇帝的驾崩中反应过来。</p>
但新皇帝的恩泽已经迅速的驱散了素日以来的阴霾。</p>
世界如获新生。</p>
朱翊钧换上用粗麻布制造的丧服,缞服,披麻戴孝。</p>
回到乾清宫,这里的一草一木好像还残留着朱载坖的生活气息。</p>
没有时间感怀。</p>
他开始接手整理两代帝王的遗产。</p>
冯保则第一时间派人接替了文华殿周围的太监。</p>
随后他又马不停蹄的来到朱翊钧身后,俯身行礼,并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一汇报。</p>
朱翊钧全程漠然,对于孟冲的下场漠不关心。</p>
冯保又折返回来,小声劝慰:“陛下请节哀。”</p>
“都是朝臣们有意放纵,不然大行皇帝何至于此。”</p>
“六部手中积攒了不少野生的灵能者,皇爷,要不要老臣将他们?”</p>
说着,冯保手掌猛的往下一划。</p>
既然皇帝不快活,大行皇帝在地下实在凄冷。</p>
其他人怎么能舒舒服服的过日子。</p>
可以送他们去陪葬。</p>
朱翊钧悲切麻木的面上总算有了几分波动:“事已至此,非人力可以强为,此乃天丧我也。”</p>
想从文官手里把那些野生的灵能者扣出来,实在是强人所难了。</p>
未经登记的灵能者,实在是最合适不过的消耗品了。</p>
冯保连忙将头颅压的更低:“是臣考虑不周。”</p>
朱翊钧回首道:“大伴向来谨慎,不曾行差出错,素有恭顺之心。这司礼监掌印的位置,也一并担了吧。”</p>try{ggauto();}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