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看向陆逊:“伯言,孤要谢谢你的计谋,以鄱阳一地诈降,引得曹休从皖城南下。此事若成,孤定要当众为你庆功!”</p>
陆逊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坐在席中对孙权缓缓拱手说道:“禀大王,曹休同意此事,只能算属下之计成了一半。”</p>
孙权说道:“另一半呢?伯言是说如何打赢么?”</p>
陆逊点头:“正是。周鲂诈降的书信中说,其欲令曹休引万人自皖城南下至江。但这仗该何时打、该怎么打,还要看曹休带了多少兵力。”</p>
孙权也微微皱眉,想着诸葛瑾招了招手:“把周鲂的文书拿过来,孤自己看。”</p>
诸葛瑾不敢怠慢,也顾不上自己再看一遍确认,双手端起递给孙权。</p>
孙权皱着眉头看着周鲂的文书,和来自曹休的大司马长史冯平的亲笔信。</p>
孙权问道:“曹休的长史冯平是什么履历?孤倒是第一次听说此人姓名。”</p>
诸葛瑾在一旁插话道:“去年曹丕寇边之时,北边投降之人曾提及过这个冯平,说冯平久在河北为任,其余之事便不清楚了。”</p>
孙权点了点头,继续看着两封文书。而此时陆逊突然说道:“臣曾听闻,曹丕历来有在军中安插亲旧之例,曹丕又久在邺城。臣猜测这冯平应该和曹丕关系亲密。”</p>
“正是此理。”孙权细致的看着书信:“冯平的文书中,说曹休将亲自引数万之众南下。”</p>
“伯言,这‘数万之众’,你怎么说?”</p>
陆逊问道:“两万三万可称数万,七万八万也可称数万。臣倒是想问,大王是希望曹休兵多一些,还是希望兵少一些?”</p>
孙权看向陆逊:“伯言之意,是想让周鲂再去与曹休沟通,让曹休酌情出兵?”</p>
陆逊点了点头:“臣正是此意。”</p>
“既然曹休被周鲂说动,魏兵从皖城南下过江的话,自然是以过江为目的。”</p>
“魏兵无船如何过江?自然是依靠周鲂在江南岸提供的船只,后勤粮秣自然也是由周鲂提供。”</p>
“那大王就可以下令给周鲂,令周鲂将船只粮秣情况通报给曹休。曹休得知船只粮秣情况,想必定会调至兵力。”</p>
孙权点了点头:“所言甚是。伯言,你刚刚问孤希望曹休此次兵多还是兵少。”</p>
“孤这就给你個答复。孤意图在皖城附近用兵十万,不论曹休来的是一万、三万还是五万,孤都可求一大胜!”</p>
“伯言以为如何啊?”</p>
陆逊听闻孙权之言,沉默了片刻后缓缓说道:“大王,十万之众恐怕靡费太多。不如少些,出兵五万左右,依托大江和皖口,想必应对曹休已是足够。”</p>
“臣以为,其余兵力还需沿江各处防御,以免魏兵在荆州的将领和江夏一带南侵。”</p>
孙权听到陆逊言语之后,依旧是面不改色,但是心中却颇为不愉。这已是东吴常态了,防守之时人人奋勇,进攻之时却战绩保守。</p>
这也成了孙权一直以来的一块心病。</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