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工匠的积极性</p>
赏一人,则三军奋勇,必赏。诛一人,则三军惊惧,必诛。</p>
何夕无意之间,就遵循了这一道兵法,他对葛家的厚待,就好像商鞅城门立木一般。彻底俘获了这些工匠的信任。在何夕酣睡的时候,几乎所有工匠都没有睡着觉。</p>
有些工匠恨不得今日死的是自己。</p>
一个个苦思冥想,想办法在何夕的理论基础上完善炼钢之法。</p>
在同一个时代,所谓绝世天才是很少有的。但是天才却是很多,不客气地说,这些工匠能被选拔上来,或许比葛工头的实力稍稍差一些。但决计差不了多少,更多是应该在伯仲之间。</p>
在不同的方面各有所长。</p>
葛工头能想到的,他们也能想到。更不要说在葛工头的方案上加以完善。更是各有各的想法。</p>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的会议之上。何夕第一次看到了几乎所有工匠的踊跃发言。</p>
说实话,何夕对一些细节并不是太了解的。很多工匠说的何夕也听不是太懂了。</p>
不过,何夕很明白自己是做什么的。听不懂不要紧,他让葛天工做记录。然后将所有的意见列出来,然后一条条地讨论,有冲突选其一,没有冲突的合并。</p>
整整讨论了一天。</p>
才算是讨论出两个方案。就是将葛工头的两个路线给落实了。</p>
并规划了时间表,大概在准备十天之后,能进行第二次实验了。</p>
不要觉得十天很长。别的不说,从新修建高炉。即便是从旧高炉之中拆了取耐火砖用来,等高炉完全阴干,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已经是最快的了。</p>
其实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炼焦土窑,一直没有停下来。在囤积焦煤。</p>
何夕也很奇怪这些人的变化,他问葛天工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葛天工说道:“大家都感老师之德,愿意为老师所用?”</p>
何夕不大相信这东西,不过皇帝不差饿兵,于是他大笔一挥,将带来的宝钞全部赏赐给工匠了,参与者人人有份。随即令徐保儿回宫上报太子。让太子打钱。</p>
毕竟,在何夕看来,不要说洪武年间,是大明国库最丰盈的一段时间。即便是大明钱不够,在炼钢项目上也不应该打折扣。在这个时代,这个项目就相当于新中国的两弹一星。绝对是战略级别的。有觉得战略优先级。</p>
所以,他花起钱来一点也没有手软。</p>
于是,本来积极性高涨的工匠,下了一阵金钱雨之后。更是吃住都在工地上。进度飞快。</p>
首先,完成的第二条路线,就铁水引入方池之中搅拌。不过因为工匠们掌握不好火候,前几炉炼出来的还是熟铁。但是在第三炉之后,就是钢了。</p>
只是质量上不大稳定。</p>
不过,铁甲需要的甲片对钢铁质量要求并不是太高的。只要是钢就行了。</p>
何夕随即抽调一部分工匠在高炉边开始修建水锤。</p>
利用水力对大明工匠来说,是轻车熟路了。但是之前还没有直接将水力用于机械加工。这就需要临时有一些改动了。这都需要时间了。</p>
何夕却没有去管这边的事情,他依旧等待新高炉修建成功。</p>
十日之后,新的高炉总算是完成了。</p>
不过,比起之前的高炉要小了很多,大概有一人多高。不过风道鼓风机什么都没有减少。依旧上从上面投料,下面直接出钢水,不够投料,投入的不是铁矿,而是生铁了。</p>
在何夕的注视之下,第二次实验开始了。</p>
本来何夕以为还是要一天一夜。但是到了下午时分,工匠们已经报告,可以出钢水了。</p>
这一次速度远超预料之外。</p>
更让人何夕吃惊的是,太子殿下到了。</p>
“太子殿下,你这么来了。”何夕见到太子忽然来到,大吃一惊说道。</p>
太子带着一群侍从。说道:“何弟这几日不在宫中,父皇一直念叨你,这一段一直忙住南征之事,今日得空,自然要看看你。怎么样一切顺利吗?”</p>
何夕说道:“太子殿下来得正好,这正好开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