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洋洋洒洒说了千余字的奏疏。</p>
此言一出,本来想下班的大部分官员也都精神起来了。</p>
因为宋濂这次奏疏,对大明来说,对大明的文官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p>
他们都期盼知道,这一次的结果。</p>
这也是宋濂内心之中最后的牵挂了。</p>
大明朝廷的官,他早就不想做了。妻死,子丧。很多老友也都不在了。宋濂自己也垂垂老矣,今天的鞋明天能不能穿上还是两可之间。</p>
不仅仅大明朝的官职,宋濂没有什么留恋了。甚至这人生宋濂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p>
唯独让宋濂放心不下的。那就是科举这一件事情。</p>
科举代表着什么,宋濂再清楚不过了。大明朝廷,居然没有科举,在宋濂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的,连蒙古人也开科举了。虽然蒙古人没有给汉人留多少名额。但是元代进士之中,出色的人才也不少。</p>
别的不说。刘伯温就是元代进士出身。</p>
宋濂觉得,只要能让大明恢复科举,即便而今死了,也不枉了。</p>
才有今日劝谏,他明知道,他多次上书,都石沉大海。毫无音讯,这已经表明了朱元璋的态度。但是他依旧要等今日早朝,来逼一逼朱元璋。</p>
宋濂的这种心态,没有想瞒过人,也瞒不了人。</p>
太子见宋濂如此,脸上已经露出了担忧的神色。而朱元璋面沉如水,对这样的局面,朱元璋见过太多了。但也有几分恼怒。</p>
朱元璋说道:“宋学士,此事关系国家大政。非一言所能决定,今日天色不早了。先散了吧。”</p>
“陛下。”宋濂厉声说道:“正因为科举是天下大政,才万万不可姑息。治天下首在得人。得人之道莫过科举,此唐宋之旧策,宜用于而今。陛下有什么好犹豫的。臣不才,愿意为陛下解惑一二。”</p>
人不是畏死,奈何以死畏之?</p>
宋濂此刻也是豁出去了,一下子将朱元璋逼到了墙角。</p>
让朱元璋感到进退两难。</p>
如果宋濂再年轻一点,朱元璋毫不犹豫地下令杖责。但是而今宋濂白发苍苍,走路都要人搀扶,这样的人,不去动。都有可能立即倒地身亡。</p>
不管是出于优待老臣,还是为自己的名声着想,都不宜让宋濂死在这里。</p>
更不要说,这里面还有太子。</p>
太子与宋濂几十年的师徒之情,太子定然要回护宋濂,他动宋濂,今日又要与太子争执。这也不是朱元璋所愿意的。</p>
历史上,朱元璋对重开科举并没有设立什么阻碍。也就是在洪武十五年重开科举。但这一件事情在今年,也是洪武十四年就开始筹备了。</p>
也没有这么大风波。</p>
但是而今,朱元璋看到科举的弊端。</p>
什么弊端,八股取士,科举为结党根结。等等方面。</p>
所以,朱元璋是否恢复科举要重新思量。朱元璋可不想,前脚刚刚恢复科举,后脚就废了。这种朝令夕改,不利于朝廷的威信。</p>
所以,才屡次拒绝宋濂。只是今日不得不回应了。</p>
朱元璋说道:“朝廷以国子监取士,效果不错,朕意今后官员皆出国子监。科举之事,缓一缓再说吧。”</p>
朱元璋有些失算了。</p>
在这种关键问题上,宋濂其实也不是一个人在作战。</p>
真是宋濂作为文坛大宗师,身负很多人的期望。这才出来打第一枪。科举之事,关系到太多人的利益了,甚至不用勾连,立即有人呼应。</p>
“陛下。臣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下情上秉。”忽然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大声说道。</p>
朱元璋眼睛微微一眯,从口中吐出一个字来说:“讲。”</p>
国子监祭酒宋讷,就是主管国子监的官员,这位老夫子在朱元璋心里印象很是不错。在教学上非常严格。为人方正,也是一个清官。</p>
所以,朱元璋才放心地将国子监交给宋讷。甚至给宋讷大学士衔,在很多国事上咨询宋讷。</p>
只是此刻,虽然宋讷还没有开口,但是朱元璋已经猜到了宋讷,决计不是来帮自己的。</p>
朱元璋心中暗道:“这些人从来不是与俺一条心。”</p>
不管朱元璋心中怎么想,宋讷此刻已经开口了。说道:“国子监每年有三千生员。可以为朝廷效力,但是臣不觉得会野无遗贤。臣以为国子监为一途,举荐为一途,科举为一途,多途取士,才是国家正道。令天下贤人皆入朝廷,天下欲不大治,亦不可也。”</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