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将北-京附近县遵从这个原则,运输给京营啊?</p>
问题是,这些县各自有自己的问题,这个县的粮食支给边关,这个县的粮食是支给宫中的。等等。这边一动,边关的粮食就要重新安排。安排边关的粮食,需要更多调动。</p>
几乎上,动一处,就要牵连很多地方。而且这都是利益。</p>
只要一动,就有人获利有人失利,牵扯到利益的问题,谁都是丝毫必争。</p>
最后发现,解决了南京附近这些县的问题,是需要地方付出代价的。谁愿意?谁也不愿意?</p>
于是,除非皇帝亲自下场干涉。否则这事情就办不成。</p>
其实,从理念来说。朱元璋的财政政策虽然有一定的问题,但不能说不是一个办法。但问题是容错率太低,几乎无法修改。既死板教条,又浪费。</p>
是的。朱元璋而今夜以继日的处理政务,对这些细务。也是很关注的。但是将来会怎么样?</p>
很多时候大明官员拿祖制说事,也是没有办法的。就拿财政体系来说,当大明祖制的财政体系全面崩溃之后,大明财政危机就与大明朝廷相始终了。</p>
一直到大明灭亡,很难说建造起一套完善的财政体系。</p>
而康熙年间,三藩作乱。作为财政来源整个南方都陷入战火之中,而康熙朝廷怎么将战争持续下去的?</p>
就是因为当时户部尚书废除明制里面朱元璋模式,而是令各地赋税悉数解部,开支出纳之权,全部归户部。虽然这样极限的压制地方财政,会有很大的弊端的。却给康熙才筹备出足够军费。于是清代财政与大明财政走向了两个方向。</p>
清代财政一直在三千多万两上,这是大明皇帝想都不敢想的数字。虽然清代赋税比明代重,银价也低。但明代财政也不该枯竭成几百万两都成问题的。</p>
朱元璋沉默了很久。何夕这番话,对他打击很大。</p>
朱元璋在财政上的原则。从来不是朝廷有超额赋税,而是有意压缩各方面的财政。维持一个政府低消耗。从而给百姓低赋税。这也是朱元璋的本心所在。</p>
因为对于横征暴敛,朱元璋本身是有切肤之痛的。</p>
只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他苦心营造这一套财政体系,在何夕眼中是如此之不堪。</p>
其实,何夕那一套三级财政,有什么稀奇的。之前唐宋大抵都是这样做的。不过,未必三级。也都是一层层收上来,再一层层在拨下去而已。</p>
但是朱元璋比何夕更知道,官僚每多经一道手,就会有一层浪费。这种从地方征收上来,然后中枢再下拨下去。其中的浪费是非常非常惊人的。</p>
雁过拔毛。绝非虚言。</p>
朱元璋不是自己没事找事,要自己创作一套财政体系的。是有针对的。</p>
何夕见朱元璋没有反应,越说越来劲。毕竟在何夕看来,大明其他方面还行,卫所制度虽然拉胯,但是好歹能用。文官体系不用说,能被清代几乎完全不动地沿用下来。就证明是相当成功的。唯独大明财政,那不多说,说多了都是泪啊。</p>
何夕继续说道:“大明财政还有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宝钞问题。陛下,而今宝钞多少两等于一两银子?你知道吗?”</p>
“反正我不知道。我在杭州发现,杭州宝钞比值,与南京宝钞比值都不一样,大抵上是南京宝钞最不值钱,越往偏远地方就越贵。”</p>
“一方面是物以稀为贵。南京宝钞太多了。而偏远地方宝钞少。”</p>
“另外一方面是,宝钞在南京百姓已经不再相信宝钞了。而偏远地方百姓还不怎么见过,他们还相信朝廷。但是未来估计连偏远地方也不会相信宝钞了。”</p>
“臣估计,今后几年,宝钞比银子,大概要跌破一百到两百。”</p>
朱元璋厉喝说道:“他们敢?”</p>
何夕说道:“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是经济运行自有规律。不以人多个体利益为转移,朝廷可以强令一个人两个人吃亏。但是却不能强令天下人都吃亏。”</p>
“陛下,宝钞并不是这么印,陛下为什么不学南宋宝钞之法。偏偏学元朝的宝钞之法?”</p>
朱元璋好久才叹息一声,说道:“你说的俺何尝不知道?只是天下之间,有几人精通宝钞之法?俺也不过是想,以不此物不伤民而国库自足而已。”</p>
何夕一愣,心中叹息一声。朱元璋在经济上的造诣,比起他在政治军事上成就差太多。</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