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野成名这一两月以来,不仅关于他的采访越来越多,一些文学类的报刊上,也零星出现了针对他作品的评价。</p>
光明日报社下有一个文学评论类的杂志,叫做《博览群书》,四月份的时候就刊登一篇关于程野和韩寒这两位少年作家和他们的作品的评论文章。</p>
文章的作者叫杨鑫华,算是业内小有名气的一个文学评论家,出版过文评类书籍,还是一位中文系教授。</p>
文章里他很不客气地将程野和韩寒的出名,说成是文化界浮夸风气的一种体现。</p>
“写出好文章需要年岁的积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对世情能有什么洞察,对人生能有什么感悟,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们的文字和他们本人一样,都是未经发育完全的东西。”</p>
“这种文化偶像的出现,无论是对文学界还是青少年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会让人以为他们那些充斥着小聪明,讨巧,和庸俗文化的东西才是好东西,而忽视了真正的文化经典。”</p>
“就拿程野来说,我专门去找了他在《故事会》上发表过的几篇小说来看,可以说是庸俗不堪,充斥着超刺激的写法,毫无文学底蕴可言。”</p>
“这样的作品发表在《故事会》这种如厕读物上相得益彰,但是不适合当做青年们学习的对象,如果大家都学着他那样写东西,文学界就毫无未来可言了。”</p>
差不多此番言论,这个评论家以言辞犀利不留情面而出名,而这篇文章也流传颇广,还被人转载在了一些社区网站上,程野也看到过。</p>
而石彤之所以对程野产生兴趣,还特意来采访,也是看了这篇文章。</p>
“可是评论家的评价往往比普通的读者要更为专业。”</p>
“这点我不同意。”程野道,“艺术和理工科学不同,它本身没什么专业壁垒,只要你会说话,你就有进行文学创作的本钱,如果你会骂街,你就是个作家。自从50年我国开始扫盲运动以后,文学这东西就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玩意儿。”</p>
“有些搞文学评论的很有意思,他们几乎不会创作,但是偏偏摆出一副可以指导他人创作的姿态,这不是很吊诡吗?”</p>
“俗话说,理论指导实践。可是如果一个人只有理论,从不实践的话,基本可以断定这人是个草包。”</p>
一番话说得石彤都有些流汗了,还是年轻,什么不客气的话都敢说啊!</p>
这要是原文登出,几乎把国内搞文学评论、影视评论这帮人得罪完了。</p>
石彤想了想,说道:“程同学,你说的这些话,我都可以登报吗?”</p>
程野笑道:“当然可以,我敢说就不怕公开。”</p>
登报后肯定会得罪人,但程野也不在意。</p>
趁自己还年轻,该骂人就骂,等到三四十的时候再沉稳也不迟。</p>
自己新人乍起,如果不展现出自己的性格和锋芒,也很难出现铁杆的支持者。</p>
而且搞评论的这帮人,看似混不吝,怼天怼地,实际上是文化产业里的软柿子,文化产业链条里的上层人物,几乎没有一个是做评论出身的。</p>
至于以后自己的作品会被打差评?无所谓了,专业领域的评论向来影响不了市场。而市场才是程野最在乎的东西,他又不是那种靠奖项吃饭的人。</p>
就算是想要冲奖,无论影视还是文学,担任评委的也往往不是评论家,而是有过自己作品的作家前辈。</p>
石彤又问了几个问题,采访告一段落。</p>
石彤起身,和程野握手,脸上出现由衷地笑容:“谢谢你,程同学,你的回答非常精彩。”</p>
“能用得上就好。”程野和对方握手。</p>
“那我接下来就不打扰了,我先走了。”</p>
“我送送你。”</p>
两人边走边聊,这时石彤忽然说道:“对了,其实我妹妹和你是同一个学校的,还是同一届的呢,你们兴许认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