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去解决问题,上帝呀,你这该死的家伙,而不是绑架王室为你们擦屁股,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陛下,请原谅我的直率,这可能是当前唯一的解决办法……”
争吵归争吵,事情还得解决。
次日
白金汉宫举行正式的记者招待会,乔治五世国王亲自出席,并且为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污蔑事件公开道歉。
他呼吁大洋帝国摒弃前嫌,精诚团结,两国亲善关系源远流长,千万莫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儿。
在记者会上
乔治五世国王深情回忆了与李福寿正式会晤的很多细节,称赞对方是睿智且具有领袖胸襟的贤明君主,期待携手共创英洋两国间光明而伟大的未来云云。
这次隔空喊话很快得到了回应,已经离开弗吉尼亚共和国,抵达位于太平洋东岸加利福利亚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帝国皇帝李福寿,在参观新建成的博物馆时说道;
他已经收到了来自白金汉宫的友好信息,对乔治五世国王具有的大智慧深感钦佩,帝国方面同样赞成排除杂音干扰,摒弃前嫌,继续维护洋、英两国建传统友好关系。
但是在此之前
两国间应该就政府互信建立通畅的沟通机制,弥合分歧,管控摩擦,建立长期稳定国家间友好关系。
避免因某些哗众取宠的政客和居心不良的势力刻意挑拨煽动,从而出现大幅波动,时好时坏,影响欧洲甚至国际稳定。
这样一种不稳定的双边关系,对肩负着领导全球重任的洋英两国关系而言,无疑是极其有害的……
毫无疑问
在洋、英两国的隔空对话中,大洋帝国占据了上风,死死的压制了英国一头。
而帝国皇帝李福寿在讲话中透露出的“肩负着领导全球重任的洋英两国关系”这一重要讯息,是对两国关系前所未有的政策定位,也是一种全新的提法,引起了世界各国普遍的高度关注。
以李福寿尊崇的地位,绝不可能信口开河。
他的这句话,透露出的信息量非常大。
大洋帝国政策全新定位;
将致力于成为国际地位上与英国比肩而立,肩负全球领导责任的世界大国,这是对英国全球霸主地位赤裸裸的挑战。
若世界大战之前
英国必然会发动全球资源展开竞争,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围剿大洋帝国,务必扼杀其发展,肢解其疆域,动用军事手段直接予以打击。
然而现在不行,英国心有余而力不足。
看一看协约国集团现在的情况,法国是彻底打残了,仅凭着高卢雄鸡的一口傲气在硬顶着,其实已经摇摇欲坠。
意大利彻底暴露了拉稀摆带的怂货模样,干啥啥不行,胃口第一名。
沙俄如今已成为了世界公敌,17国干涉军正在参与沙俄内战,打的惨烈无比,距离内战结束遥遥无期。
为了战胜德国人,英国人也是把吃奶的劲儿都用出来,这场世界大战对英国造成了严重内伤,也是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世界大战中
随着战争形势的进展,英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投进了战争的无底洞,死亡人数大大超过了拿破仑战争以后战死的人数,而胜利的曙光迟迟未见。
然而,战争的残酷并不只是人员的伤亡,还有对整体经济的巨大伤害,综合国力大幅度倒退
战争期间,英国损失惨重,为维持并取得战争的胜利,英国在获得大洋帝国金洋贷款的同时,不得不依赖各殖民地和保护国的支持。
而不择手段的剥削压榨,令殖民地内矛盾更加突出,频繁出现暴动和叛乱。
在13年—18年间,英国的国家预算从19750亿英镑增加到25亿英镑。
战时总预算开支高达142亿英镑,其中大部分用于从大洋帝国的军事订货,以及其他海量的进口物资。
相比之下,由于运输困难和劳动力匮乏,英国的工业实力大幅萎缩。
在13年—18年间,煤的产量由282亿吨减少至227亿吨,造船量由0193亿吨下降至0082亿吨,棉纺织品出口由70亿码下降为38亿码,这是英国工业状况的一个缩影。
战争期间
来自大洋帝国的海量进口商品冲击市场,英国整体工业不断萎缩,失去了越来越多的市场。
战后,英国又面临新工业化对它这个老牌工业国的冲击。由于缺乏大量资金去更新固定资本,英国传统的煤炭、钢铁、冶金、纺织、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始走向急剧衰落。
最鲜明的例子是英国在所有工业国家的生产比重中,从20世纪初的3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0,退步极其明显。
与之相比较
大洋帝国在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比重重,从20世纪初的234,一跃增长到目前的396以上,几乎占据市场四成之多。
而这并不是结束,大洋帝国在战后率先经济转型,先进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加上以电气化为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改造,爆发出更强的生产能力,并迅速占领世界市场。
大量工业产品涌入北美和欧洲市场,首先就摧毁了米国已经落后的工业生产能力,大量工厂倒闭,国内市场被占领。
来自大洋帝国的资本家赚取了大量利润,却严重打击了美利坚民族工业,令其发展举步维艰,在外国资本的强势面前无法抵挡,步步沦陷。
来国为了保护本国幼稚工业基础,拟大幅提高海关税收,却遭到了大洋帝国的横加干涉,甚至威胁以战争手段保证贸易利益。
这就是大洋帝国拒绝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希望对话的原因,也是不承认英国在北美特殊利益的真正原因。
撕破了脸,就可以独占北美市场。
这一切,就是李福寿提出“洋英两国是肩负全球领导责任世界大国”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