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处于历史中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可以被载入史册的事件。世界的历史本是一件件平凡的小事组成。大事和小事之间似乎从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和衡量的标准。人们只是做了认为对的事情,至于这件事情会不会让后人铭记,对当事人来说,有这种想法实属傲慢。
边宁也不敢确保自己会创造历史。
前路都蒙在黑暗里,历史的潮流是一条汹涌的河,想要留下足迹,立下一块碑,都需要绝大的努力。哪怕他可以掌控鼓山,但未来的道路是否能和自己设想的一般,还需靠群众的奋斗。他不相信天数,但他相信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他奋斗的一切,也都是为了人民。
常常暗自怀着这样的想法,边宁也说不清是否是自我安慰,他知晓动荡和变局必然带来伤痛,他也只好以大义为自己的内疚开脱。
终归,他现在已经不是婆婆妈妈的小孩了。
边宁要自己的决断无比明确,他要自己的命令得到完全的服从。身在羊群里,他必须看清他们看不见的危险,必须指引求生的道路,那些掉队的,那些害群之马,边宁不会姑息他们的存在。
世上多是庸庸碌碌的人,边宁不指望一夜之间让他们有天大的觉悟和改变,也不指望一个人就能把这个世界改造成期望中的模样。只有带着队伍一起在困难中磨练,一点点看清世界,改造世界。从无到有,从一而众。
世界是一片莽原,面对她时,每个人都是学生。
鼓山一中青年互助会确实成立了,匆匆忙忙就搭建起了框架。
边宁申请自己出任第一届会长,搞了一次举手投票。
这一次是所有人都举手同意的。大家沉浸在热烈的氛围里,看起来有模有样,其实没有什么自主的思考能力,都是看周围同学做什么,便一窝蜂地跟上了。
边宁让各班的班长负责统筹同班的学生,有些班级的班长不在的,就让副班长,让学委负责,总之是要细化管理结构,直接套用原先的体系也很方便。
现在礼堂里总共是九百五十七人,来自三个年级总共三十九个班级。鼓山一中住宿生和走读生的比例相近,也就是还有八百名左右的学生目前在家,他们的安危不需要互助会操心。
边宁让各班负责人把同学们的基本信息收集整理一份,着重要整理出有家务经验的同学,今天午饭可能就看他们了,谁叫厨子们都没来上班呢。
这个时间,学校的教职工其实不过十来人,有几位是住宿的教师,剩下的是职工,门卫大爷已经去食堂,说服了看守仓库的老头交出门禁卡。
一中的食堂也是外包给私人企业的,严格来说,仓库里的粮食是公司所有物,但这时候食堂负责人可是不在学校里的。
边宁领着男生们一同往仓库走,路上有几个老师看到了,还不知所措。
边宁冲他们喊,“老师,和我们一块儿来吧,我们去吃饭!”
“你们是听哪个老师指挥的?”
“没有老师指挥,我们自己做主。”
“这怎么行!你们快回寝室待着,没听到广播都在说吗?校长也发消息来,让我们把你们学生看住了别乱跑,怎么一个个这么不让人省心……”
学生们踟蹰着,不知如何应答。
边宁还是站在最前面,他高声说道,“不是我们不听话,听话的都要饿死了,天下头一等的就是吃饭问题,你们自己都饿着肚子呢,光听那些大人物给我们画的饼是填不饱饥肠的,和我们一块儿来吧,多几双筷子的事情,要是不来,那待会儿你们还得饿着。”
“你是哪个班的?你是什么人?你是不是学生?你要做什么?”
“我是高二三班的,学生,我不做什么,我带大家吃饱饭,活下去,就这么简单。我不喜欢重复,老师,你们来不来,来的话,我们鼓山一中青年互助会也欢迎,不来的话,你们就不要试图指责我们的所作所为。”
说完,不等他们回复,边宁又领着队伍向食堂仓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