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抱上了大腿,结果就要返回“四面皆敌”的建康府,那么郗家在长安的基业怎么办?
他可是已经做好了搬家的准备。
“中丞尽管放心,余有一策。”杜英微笑着说道,“请中丞暂做停留,余和中丞商议。”
说着,他的目光扫过座下。
王坦之和韩伯等人会意,纷纷起身:
“属下就不打扰中丞和刺史了。”
只剩下王猛依旧一动不动。
杜英瞪了他一眼,他只是悠悠然的品茶,好整以暇。
杜英无奈,也挡不住这家伙想要看热闹,便径直对郗昙说道:
“郗家已经陆续有三支商队前来关中,登记在案的商贾伙计已经有三四十人,在关中虽然不是什么大户,却也不容小觑。中丞不放心这些家业,也在情理之中。”
“这是自然。”郗昙赶忙点头,“余既然已经打算在关中扎根,自然是舍不得这些家业无人看管的。
尤其是我家小儿尚且年幼懵懂,还需要在关中书院中多读书,平时也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照拂······”
当然不是因为担心回到建康府之后会因为对关中太过宽松,甚至明目张胆的站队,引来朝堂上的进一步排挤和攻讦。
至于郗恢,现在郗昙已经很清楚关中书院在关中人才选拔和任免体系之中的地位,所以他巴不得郗恢能够在书院中多待一些时间。
无论是参加关中书院的考校,走正途进入关中的官僚体系,还是在书院里多结识一些年轻俊才,都没有坏处。
郗家这两代人,吃亏就吃亏在没有建立起来一个庞大而牢靠的关系网,郗鉴南渡来的晚,又是坚定的北伐派,虽然地位崇高,却和其余南渡以及吴郡各家格格不入,不然当时郗鉴寻求和王家联姻,也不至于还得来捉一个东床快婿回去。
而郗愔和郗昙都非才华出众,郗超虽然有才,却又看不上那些江左子弟,以至于郗家的地位越来越尴尬。
郗昙自然希望郗恢能弥补这个短板。
“郗小兄弟在关中书院,中丞大可放心。”杜英微笑道,“年轻人,全心求学读书,也是应该的。
所以余认为,郗家在关中的这些家业,不妨交给郗姑娘来打理。郗姑娘平时跟在余身边,也无大事,管理三五间铺子,手到擒来。”
郗昙顿时愣住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对于他来说,郗道茂就相当于自己甩出去的鱼饵,不管能不能钓到金龟婿,显然都没有再收回来的可能。
让郗道茂掌管郗家的产业,那么这些产业和郗家还有什么关系么?
不过杜英言之凿凿,明摆着是告诉郗昙,要这么做,而不是给郗昙提建议。
这让郗昙很快又露出笑容:
“郗家这些铺子,本来就值不了几个钱,入不得刺史的眼,承蒙刺史照顾我家茂儿,要不就当是,就当是谢礼,送给刺史,以为刺史此次辉煌大功锦上添花。”
郗昙大概是想说彩礼,但是又觉得几个铺子,说是彩礼也不符合郗家的身份,郗昙也只有不尴不尬的说一声“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