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皇宫,魏帝宣诏,曹子廉陛见。
曹洪应诏而来,欲行参拜大礼,文帝急令免参,并命赐座献茶,笑颜求问:朕闻皇叔家颇有余赀。今洛阳大旱,且遭遇蝗灾,致黎民饥馑,国家不安。朕欲借银一万斤,粮十万斛,以救急需,未知皇叔肯否?来年收了秋粮,即加息偿还。
曹洪见皇帝向自己借钱借粮,不禁叫道:陛下,这是何人陷害某家?某随你父起兵之时,便散尽家财以招团兵,其后家徒四壁。你问他人去借,我家没有。
曹丕不由着恼:皇叔家底别人不知,朕却清楚!皇先考每年皆有厚赐,朕初即位,又进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后徙封都阳侯,食邑又增。说甚家徒四壁,有谁信耶?
曹洪叫道:我家人口上千,日费浩繁。部曲亡故,都是某从家里拿钱厚恤其家眷,部将临战时方肯效命。若论家赀多少,你去夏侯家借罢,我家没有!
说完扭头就走,匆忙下殿,连阶下鞋子都不要,光着袜子上马,飞奔回府。
曹丕如何下得来台?心中已经动怒,脸涨得通红;向殿中看时,见一众文武也将面孔涨得紫红,却因哭笑不得,都被憋得。
司马懿见天子尴尬,出班奏道:陛下若需钱粮,臣家倒是少有余赀,愿献金三十斤、银二百斤,粮三万斛,也不要陛下还。
满朝文武猛醒,各报捐额。顷刻之间,得金一千二百斤、银二万斤,粮米五十万斛。
曹丕这才转怒为喜,令有司全部登记造册,记载清楚,以备来年丰收,加息相还。此番虽然度过难关,但与叔父曹洪仇恨已经结下。
画外音:四年之后,曹真举报天子,说曹洪门客犯法。曹丕借机将曹洪打入大牢,没收家产,并要处死。曹真苦谏不可杀之,曹丕不从。卞太后闻说此事,怒责曹丕:“昔你父在梁、沛之间屡脱大难,非子廉无有今日。”又对郭皇后道:“假如曹洪今天死了,明日我就废了你。”郭皇后吓得痛哭,屡次哀求曹丕。魏文帝终是招架不住,只得赦免曹洪,归还其家财。曹洪再也不敢以皇叔自居,上书赔罪,曹丕方罢。这是后话,先行表过。
字幕:魏黄初四年五月,任城王曹彰暴卒。曹植被徙雍丘王,与白马王曹彪各还封国。
兄弟二人本欲同行,监国使者不从,要使二王分别上路。
曹植见下僚敢如此嚣张,不由恨极,只得与兄弟曹彪作别,并作《赠白马王彪》诗。监国使者抄录下来,令人回洛阳送呈魏帝曹丕。
魏主展书而观,见其全诗共分七章,从对京城留恋及旅途苦辛写起,转至骨肉生离死别之悲,又及政治受压之苦闷。其后是对二哥曹彰哀悼,感喟人生无常,颇露悲愤之辞。
诗句字幕:鸱枭呜衡軏,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
曹丕见处处针对自己,不由大怒,即令禁军统领许褚率兵追及,拿回京来问罪。
曹植见许褚奉旨来追拿自己,知因写诗获罪,不由大惧,慌悚无地。
许褚见其有知错之意,遂抚慰道:大王与天子陛下,同胞兄弟也。今大位已定,有何事不可解者?臣非来擒大王,唯请大王回京面君请罪,还是亲兄弟也,望大王思之。
说罢亦不怕他逃,自引军去了。
曹植大悔,乃率两个从人,微服回京。行至长安,忽想起胞妹清河长公主嫁与夏侯楙,正居于此处,便至驸马府拜见,欲请妹子居中调停己与兄长曹丕之怨。
守门吏闻是雍丘王到此,不敢放入,请曹植先居馆驿,急使人快马至洛阳上报天子。
曹丕览表,知三弟已奉旨东归,余怒稍息,但回书驳其所请,不令与清河公主相见。圣旨到达长安,曹植知天子怒甚,不敢羁留,只得逶迤往洛阳行来。
许褚回京上殿,奏报:雍丘王已然知错,伏地大哭。
时有宫女闻之,却听成“雍丘王伏地见诛”,急入内宫,报于太后卞氏。
太后以为三子曹植被兄逼迫自杀,急令人将魏帝召进内宫,当面流涕指责:你今即为天子,何太无情,必致诸弟于死地?
曹丕大惊,不得其解。正在此时,内侍来报:雍丘王科头跣足,负刑跪阙请罪。
太后闻之,这才转悲为喜,知是虚惊一场。
于是曹丕升殿,令曹植进见。及至见面,怒气又生,半天不理曹植,亦不使其免礼平身,复着冠履。曹植见兄长不说宽恕,伏地泣涕不止,亦不敢开口请罪。
太后在内殿听得清楚,屡使宫女到殿角观看。曹丕岂不知母亲之意?最终开颜息怒,诏令给曹植去除刑具,复着王服冠戴。
曹植痛悔感戴,即讨纸笔上谢罪疏,又写应诏诗,皆是一挥而就。曹丕看了,见再无怨恨之情,遂嘉其词议,优诏答勉,使其返国就封。
画外音:后世所传曹植被兄长逼迫,写成七步诗,历史真相如此。若论起魏文帝曹丕,可也算得仁厚之主。曹植当初为了夺嗣,曾与杨修同谋,要害其兄性命;曹丕明知此事,称帝后却始终并无杀弟之心。此为读史关键处,列位看官休被后世妄议者欺蒙。
曹丕处理完家事,又解钱粮之急,因趁刘备新丧,便下诏兴兵五路,来伐西蜀。
文帝诏旨:第一路军,令辽东鲜卑国王轲比能,起羌兵十万,从旱路取西平关。第二路军,请蛮王孟获起兵十万,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巂四郡,以击西川之南。第三路军,遣使入吴修好,许以割地,令孙权起兵十万,攻两川峡口,径取涪城。第四路军,命孟达起上庸兵十万,西攻汉中。第五路军,命大将军曹真提兵十万,由京兆径出阳平关取川。
前四路皆为客军声援,惟此第五路军,乃是主攻人马。
镜头转换,蜀国细作探知魏帝兵发五路,飞马报入成都。
蜀汉自后主刘禅继承大统,只管垂拱而治,凡是一应朝廷选法,钱粮、词讼等事,皆听诸葛丞相裁处,自己不去过问。
孔明上言: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女甚贤,夏侯氏所生,年十七岁,可纳为正宫皇后。
后主准奏纳之。因岳父夏侯渊乃是曹丕族叔,刘禅即为魏文帝表妹夫。
建兴元年秋八月,边报传来:魏文帝调五路大兵,来取西川。
后主听罢大惊,即差近侍赍旨,宣召相父孔明入朝,商议对策。使命去了半日,回报丞相染病不出。后主转慌,遂驱车驾,率领众臣,亲至相府探病。
相府门吏见陛下驾到,慌忙拜伏跪迎。后主不使通报,舍下众臣在外,自己下车步行,独进第三重门,见孔明独倚竹杖,在池边观鱼。
后主不敢轻动,侯立许久,徐徐言道:相父贵体安康否?
孔明回顾,见是后主,忙弃竹杖相迎,扶入内室坐定:陛下何来?
后主:今曹丕分兵五路,犯境甚急,相父缘何不肯出府视事?
孔明:曹魏五路兵至,臣安得不知。兵法之妙,贵在使人不测,岂可将退敌之策议于公堂,泄漏于人?五路之兵,臣已退其四,今只缺退吴之使,臣正苦思,不劳陛下忧心。
后主:如此神奇!可否说与朕听?
孔明:马超素得羌人之心,臣已檄令其紧守西平关,轲比能此一路兵不必忧。南蛮孟获兵犯四郡,臣亦檄遣魏延为疑兵之计退之。孟达与李严曾结生死之交,臣已使李严亲笔修书送与孟达,令其推病不出。曹真引兵犯阳平关,此地易守难功,臣调赵云引军守把关隘,曹真不久自退。又密调关兴、张苞二将,各屯于紧要之处,为各路救应。数处调遣之事,皆不用丞相印信,也无需陛下用玺,故无人知觉。
后主:即不用丞相印信及玉玺,如何调动这许多兵马?
孔明将卧龙令牌自怀中取出,递予后主:休说蜀汉之将,但是天下刘氏宗亲和汉室勋臣故旧,可不奉天子圣旨,不可不奉此牌。若违此牌调遣,天下诸侯皆可诛之。
后主仔细看过,深刻脑中,恭敬奉还孔明:相父即有此物,则我大汉稳如泰山矣。
孔明以卧龙令相试,见刘禅即不惊惧,也不戒备,不由暗吃一惊,不知其是大智若愚,还是丝毫不懂。于是续道:只有东吴这一路兵,颇费思量。孙权是个势利小人,如见四路兵胜,川中危急,必来相攻;若四路不济,犹记曹丕三路侵吴之怨,必不肯出。须用舌辩之士径往东吴,以利害说之。退兵之事,丞相职责所在,何劳陛下圣驾来临?
后主大喜,心明眼亮,问安请辞。孔明亲送出府,见众官环立府门之外,皆怀隐忧。
众官见后主被丞相送出,皆疑惑不定,惟一人详观后主脸色,仰天而笑。
字幕:邓芝,字伯苗,南阳新野人,汉司马邓禹之后,现为户部尚书。
孔明送走后主及众臣,暗令人留住邓芝,请到书院中道:我欲使人往结东吴,须不辱君命。使者之任,非公不可。
邓芝:丞相差遣,敢不从命。但恐才疏智浅,难当此任。
孔明:伯苗不必过谦。我观满朝文武之中,惟公最知我心。吴主孙权脾性,可激而不可劝,公宜志之。此处并有我家书一封,烦公捎给我兄长诸葛瑾,其必能暗中帮忙。
邓芝应允而退。次日孔明奏准后主,便差邓芝为使,往说东吴。
镜头转换,按下西蜀,复说东吴。
自退魏兵之后,吴王拜陆逊为辅国将军,江陵侯,领荆州牧,举国军权皆归陆逊。
张昭、顾雍请改年号,孙权从之,遂改年号为黄武元年。
忽报魏主遣使至,孙权召入,开宣魏帝圣旨:刘备败归白帝城,因使人求救于魏,魏故发兵应之;今起四路大兵取川,东吴可来接应。若得蜀土,各分其半,君无戏言。
孙权领旨,礼送魏使出居馆驿,差人速问计于陆逊。
陆逊回书奏道:魏国诸将皆非诸葛亮敌手。今且应允,探听四路军如何。若四路兵胜,诸葛亮首尾不能救,主上则发兵应之,深为上策;如四路兵败,别作商议。
孙权从之,乃请魏使进殿:谨遵陛下圣旨。奈军需未办,择日便当起程。
魏使回京,报说孙权意存观望,首鼠两端。曹丕大怒,从此愈加不堪孙权为人。此后便从未亲征西蜀,专务征吴,正因极恶孙权朝三暮四、降而复叛。
孙权按兵不动,细作陆续来报:西番兵出西平关,见马超不战自退;南蛮孟获起兵攻四郡,皆被魏延用疑兵计杀退;上庸孟达兵至半路,忽然染病不能前行;曹真兵出阳平关,赵子龙拒住各处险道,不能取胜而回。
最终正如孔明所料,曹魏五路伐蜀之举,其中四路皆都无疾而终。
孙权闻报,乃谓文武道:陆伯言真神算也。孤若妄动,又结怨于西蜀矣。
话犹未了,忽报西蜀后主遣邓芝到来。孙权令入,礼罢献茶,即问伯苗此来何意。
邓芝:某虽受丞相孔明之使,亦为吴国利害而来。未知大王欲与蜀和,或与魏和?
孙权:孤实欲与蜀主讲和,但恐蜀主年轻识浅,不能全始全终。
邓芝刚喝下一口茶,闻言失笑,险些喷洒在地,勉力咽入腹内,暗道:前者背盟偷袭荆州,不知是哪个不能全始全终!
平复心气,这才答道:臣闻大王继承江东大业之时,亦是少年英雄,尚不如我主如今年长。我陛下乃聪明远见之主,大王乃命世之英豪,孔明丞相亦一时俊杰;且蜀有山川之险,吴有三江之固,若二国共为唇齿,进则可以兼吞天下,退则可以鼎足而立。大王若称臣于魏,魏必望大王朝觐,并求太子以为内侍;大王不从,则兴兵来攻,蜀亦顺流进取。如此则江南之地,不复为大王有矣。若大王以愚言为不然,愚将就死殿前,以绝说客之名。
孙权笑道:孔明诚心复合,邓伯苗可谓不辱使命。先生之言,正合孤意。孤今欲与蜀主连和,其意已决,望先生居中调停,吴蜀两国幸甚。
遂遣中郎将张温为使,令随邓芝入蜀通好。
字幕:张温,字惠恕,吴郡人,才辩之士。
张温奉命,与邓芝入川答礼。后主刘禅大聚文武于丹墀,令邓芝、张温入内,赐张温以锦墩,于殿左设御宴款待。
次日孔明设宴相待,席间申说两国应弃前嫌,永结盟好,并力破魏之意。
张温领诺,以为孔明怯懦可欺,言语间便有傲慢之色。孔明薄怒,即命从监中放出学士秦宓,赦免其罪邀至府中,密令压制吴使气焰。
张温来日回拜蜀主,后主厚赐,设宴于城南邮亭,命众官相送。
孔明殷勤劝酒,张温酒到杯干,旁若无人。忽一人乘醉而入,昂然长揖,入席就坐。
张温见其无礼,乃问孔明:此何人也?疏狂如此?
孔明答道:此位益州学士秦宓,字子敕,胸中包罗万象,学究天人,亮亦自愧不如。
张温冷笑道:名称学士,未知胸中果曾学事否?
秦宓正色道:蜀中三尺小童尚皆就学,何况于我?某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