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短暂的迷茫、适应,全员化自主自律的创造积极性得以全面激活,高效低耗前提下的产能、成员报酬等一路突飞猛进,连续不断刷新纪录。与此同时,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仅模工部的大师傅、师傅、学徒,就扩至近七十人的八个竞赛团队,是庶盶离厂时的六七倍。精宏的生产事宜,只要提前下达目标任务,几乎完全不需专职管理人员。有没有经理在场,大家都保持井然有序、各司其职、环环相扣、周而复始的一个样。</p>
不知何时,精宏选择离此五六十公里、与江东接壤的、地租和人工成本更低的相邻市区,征地三百亩用于新厂的工业园区建设。兴建如此规模的工业园区,可谓又一个庞然大物!若非距离较远,加上有众多事宜还亟待处理,庶盶真想立即动身前往一睹为快。</p>
近段时期,邓经理正全力以赴主抓新厂区的建设,要确保来年年底前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为此,邓经理平常很少在这里停留太多时间,普遍是隔三差五地来此绕上一圈便走。</p>
从管理出效益的视角看,此前的精宏,明显欠缺高效低耗的管理经验,加上五金制造属非暴利却可行稳致远的传统行业,其盈利能力相对平常。大概在一年半之前,精宏分流一个车间来此,预计多出于低廉的地租和劳工成本的考量,投入力度大有抠抠掐掐的意味。</p>
此地车间等所积累的家底,既是精宏投石问路的滩头阵地,更是决定精宏大额资本流向的信心源泉。从租借不足五百平米场地的谨小慎微,到征地三百亩、动辄以亿为单元的疯狂投入,若没有全面颠覆股东系统认知的奇迹发生,是绝没可能的。</p></div>